管道電加熱器的感應加熱原理是什么?
管道電加熱器的感應加熱是利用導體在交變電磁場中產生的感應電流(渦流)產生的熱效應,使導體本身發熱。根據不同加熱工藝的要求,交流電源的感應加熱頻率包括工頻(50~60赫)、中頻和高頻(也高于1萬赫)。
工作頻率電源是工業上常用的交流電源,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工作頻率為50赫。用于感應加熱的工作頻率電源必須能夠調節到感應裝置的電壓。根據加熱設備的功率和供電網的容量,高壓電源(6~10kV)可以通過變壓器供電;加熱設備也可以直接連接到380伏低壓電網。
晶閘管變頻器用于中頻電源。中頻電源利用晶閘管將工頻交流電轉換成DC電,然后將DC電轉換成所需頻率的交流電。該變頻設備體積小,重量輕,無噪音,運行可靠。
一般情況下,高頻電源首先使用變壓器將三相380伏的電壓提高到2萬伏左右的高電壓,然后使用閘流管或高壓硅整流元件將工頻交流電整流為直流電,然后使用電子振蕩管將直流電轉換為高頻高壓交流電。高頻電源設備的輸出功率從幾十千瓦到幾百千瓦不等。
管道電加熱器設備的功能和技術特點:
管道電加熱器主要用于液體和空氣的加熱器,如水、導熱油、空氣、碳鋼和不銹鋼。不銹鋼主要由304不銹鋼制成,具有機械強度高、耐熱、耐腐蝕、不易結垢等優點。
管道電加熱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1.功率偏差:+5~-10%
2.效率高:可達90%以上,保溫效果好。
3.工作電壓不得超過額定值的1.1倍,外殼應有效接地。
4.加熱液體時,必須將所有有效加熱尺寸浸入液體中,以避免空燒。
5.管道表面的水垢應定期清除,以免影響散熱,縮短使用壽命。
6.可根據用戶需要設計各種管道電加熱器。